公元1644年,居庸关被李自成率大军攻破,其兵锋直指京师北京,在北京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快崇祯皇帝下达死守北京城的作战命令,想效法于谦一样,来个北京保卫战,顺利击退李自成的大军。
李自成在攻下西安之后,在进军到北京城,这之间大概有大半年的时间,那为何在南方的明军没有援助中央王朝呢?明朝的南方可是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精兵粮足的,统计显示,江北四镇有20万军队,武昌有40万,福建也有20万,除了这些之外,还有散步全国的朱姓藩王,像桂王、福王、潞王等等,顺着运河也能在这几个月内顺利到达北京,可是为什么没有北上勤王呢?
1.令人唏嘘的是,李自成进攻北京沿途,所到之处明军基本都是出城投降,除了在潼关遇到抵抗之外,那是相当顺利,在攻打潼关时,李自成费了好大劲才打下来!反映了两个问题,打潼关说明李自成的战斗力并不强,但为什么所到之处官兵都放弃抵抗呢?
2.各地官员遇到这么大的事,竟然不知道如何处置,更别说进京勤王了,吴三桂的关宁铁骑虽有能力勤王,但是也是慢吞吞的!
3.崇祯皇帝的猜疑心太重了,当时说要迁都南京的,可是又反悔不走了,当李自成攻到北京城下时,还把不迁都的责任都归结到大臣的身上,让人心凉了一大截!
在崇祯当皇帝的这段时间,其实也就关宁铁骑、九大边镇和四川的白杆兵有点战斗力,其他的军队实力真的不咋滴,长期不打仗,导致很多吃空额的,一些士兵的年纪也不行了,战斗力几乎丧失了,想想东南倭乱,小股倭寇都能打到南京城下,也真是醉了,怎么去打仗啊!
明朝中央政府没钱,打仗没有钱打什么仗啊!为了调动吴三桂军队进京勤王的百万两军饷都拿不出,南方的军队那么远更困难。
崇祯太喜欢甩锅,导致文臣武将都不愿出力,袁崇焕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啊!真是寒了臣子的心,导致南方不听崇祯的调令。
不论如何,崇祯皇帝在城破之后自杀,也算是做到了:天子守国门的祖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