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吵架后,妻子在公公孙某开的公司跳楼致重伤,需要高额抢救费用。孙某通过虚构与儿媳的《劳动合同》,将儿媳伤情假冒为工伤,骗取工伤理赔款。
2月21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宝山区检察院”)获悉,2024年1月12日,该院对这起诈骗案提起公诉。2024年1月19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宝山区检察院介绍,2021年6月,丈夫小孙因家庭琐事殴打妻子小彭,小孙被取保候审一年后,案子移送至宝山区检察院。检察官在与小彭视频沟通时发现她说话不利索、记忆力衰退,小彭称自己又被殴打过,这引起了检察官的重视,是否有案外案需要调查?
检察官再次询问小孙,小孙为了证明小彭所受重伤并非自己造成,是在一次争吵中她自己跳下楼所导致,便提交了小彭的住院病历等一系列材料,并找来小彭受伤现场的两名公司员工来作证。
检察官发现,材料中有一份是反映小彭工伤理赔款入账的银行交易明细表。按照小孙和两名证人的说法,如果小彭是自己“跳下”楼,怎么能得到工伤理赔款呢?检察官认为,其中可能存在骗保行为,便将这条诈骗犯罪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
2022年11月7日,小孙和小彭夫妻二人又因琐事吵架,小彭一气之下将小孙父亲孙某公司的奔驰轿车开走,孙某(小孙父亲)无奈来到派出所报案,民警发现孙某就是线索中的怀疑对象,当即对他进行传唤。一开始,孙某一口咬定,小彭就是“摔下”楼,属于工伤。公安机关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小彭的字迹进行鉴定,认定《劳动合同》上的签名并非出自小彭笔迹。同时,对小彭和两名公司员工再次进行询问,证实小彭是自己“跳下”而非“摔下”楼,小彭也并未签订过《劳动合同》,不是公司员工。同时,检察机关还查明,孙某的公司是在小彭受伤之后缴纳的社保,明显存在先伤后保的情形。
事实摆在眼前,孙某供述了犯罪事实。原来,2021年8月21日下午,小孙与小彭夫妻二人在孙某所开公司内因琐事发生争执。一怒之下,小彭从公司二楼平台跳下,导致头部受伤,后送至医院抢救,诊断为重度颅脑外伤,36万余元的高额抢救费用让小孙感到压力倍增。这时,孙某计上心来,便与儿子密谋,通过虚构公司和儿媳小彭的《劳动合同》并伪造小彭签名,再紧急为小彭补缴社保的方式,将小彭的伤情假冒成工伤,再提供相关材料给相关单位,工伤理赔款就能轻松到手。
做戏做全套,孙某还帮小彭从2021年7月开始补缴社保。2021年9月,孙某向相关单位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供了虚假证明材料。但相关单位审查资料后,对于小彭的医院病史中记录为“患者从2楼跳下...”提出质疑。为此,孙某去医院将病史修改为“摔下”,并以公司名义特地出具了一份情况说明,表明医院记录病史为笔误,最后骗取工伤保险费22万余元。
宝山区检察院经审查认为,孙某虚构事实、隐瞒真相,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数额巨大,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孙某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开展了大量释法说理工作,督促孙某认罪认罚、退赔诈骗所得。最终,宝山区检察院以认罪认罚简易程序提起公诉,并建议对孙某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可宣告缓刑。2024年1月19日,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孙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
案件办理结束后,宝山区检察院对相关单位进行约谈,建议进一步推动工伤保险申报的规范化管理,严格审批制度,有力维护社保基金安全和广大参保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