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目录 » 资讯 » 社会焦点 » 互联网络 » 文章详细

安宁:让飞机“心脏”无惧高温

来源:科技日报 浏览次数:117次 发布时间:2022-06-20

来源标题:安宁:让飞机“心脏”无惧高温
航空发动机为航空飞行器提供动力,是航空飞行器的“心脏”。
“在点火瞬间,航空发动机燃烧室的温度高达1800摄氏度,转速高达20000转/分。”北京北冶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材料研究所高级工程师安宁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在这样的条件下,普通钢材瞬间就会融化成液体,一般材料完全无法承受超强离心力的撕扯。而高温合金凭借耐高温、抗氧化等特点,构成了航空发动机几乎40%的零部件。
“发动机能不能成,就看高温合金行不行!”安宁说。
在航空发动机运行的过程中,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与机匣或缸体若发生摩擦会导致安全事故。而应用由高温合金箔材制成的蜂窝密封产品,可有效避免事故发生,还能减少泄漏损失。
在安宁及其团队成员研制出高温合金箔材前,这种基础材料完全依赖进口,一旦国外进行产品封锁,我国就只能停产。
2014年的夏天,25岁的安宁被公司任命为高温合金箔材项目负责人。面对这个“没人知道该怎么做”的项目,她给自己鼓劲:“这是对青年人的信任,一定要做出来!”
 “凭啥我们做不出来”
这个难题,安宁等很久了。
至今,安宁仍记得导师在2012年说的一则见闻:在一个材料领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牛气的老外”不相信中国人能做出高性能单晶高温合金。
“凭啥我们做不出来?”安宁说,“我国现在不仅能做高性能单晶高温合金,还能做高温合金箔材。只要中国人去做,就没什么是做不出来的!”
而这种“不服”,早就在安宁心里扎了根。
2001年,“海空卫士”王伟驾驶歼-8Ⅱ战机执行飞行任务,战机遭美军飞机撞击,再也没有返航。“如果能让飞机更‘强悍’,悲剧是不是就不会发生?”自此,安宁研制材料,都带着一份“解决国家需要”的使命感。
“虽然我不在大型航空航天集团工作,只是个做零部件材料的,但我报国的情怀,和他们是一样的。”安宁说。
强烈的使命感,让安宁加快了脚步。每天,她都在工厂车间和理化实验室“两头跑”。在工厂车间,她紧盯制造过程;在理化实验室,她测试材料的性能。她的手机每天报告的行走步数,都超过2万。
 “轧机坏了,我来承担后果”
分析上千组数据、进行上百次工艺摸索……安宁亲眼看着1吨重的大钢锭,被加工成比纸还薄、极难变形的镜面箔材。重复的过程是枯燥的,此外她还得忍受无数次的失败。
对于失败,安宁很平静,但她也有不淡定的时候。有一次,要挑战材料的性能指标,工人怕轧机装备难以承受导致机器受损,不愿提高强度。安宁有点生气地说:“轧机坏了,我来承担后果!”
压力大时,安宁会和朋友去爬山或看电影。“你看过电影《长津湖》吗?我看的时候哭得稀里哗啦,就想一定要把飞机弄好。如果那时我们就有很多先进的武器,一定不会牺牲那么多志愿军!”她说。
而安宁工作的地方,则是另一种“炮火冲天”。
走进安宁工作的车间,还没靠近熔炼炉,滚滚热浪已扑面而来。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她系紧安全帽的带子,熟练地按下电源开关,拿起测量工具。
夏天,车间的温度超过40摄氏度,安宁和同事们的衣服全部湿透了。有时,他们专注于看测量数据,汗水顺着脸颊流进眼睛里,涩得眼睛都睁不开。“为了看材料有没有孔洞、轧制参数怎样,我们常要待在车间里,但没一个项目成员叫苦叫累。”她说。
今年5月14日,首架C919大飞机首飞试验成功。
看到新闻的安宁,嘴角泛起微笑。她知道,她的一腔报国情,随着高速旋转的发动机,也“飞扬”在祖国的上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