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早,钱江晚报记者的朋友圈里,很多省儿保的医生朋友都在转发这样一条微信——
“昨天上班一个家长跑到办公室,递给管床医生一张小纸条,请求帮忙转交我们医院的门诊医生,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几行字,大致意思是说:十分感谢张鑫医生给小孩看门诊,得知他们没钱时,给了他们500元钱看病。若不是家长递的小纸条或许没人会知道这件事。不认识这个老师,但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
发微信的是省儿保的一位年轻医生,恐怕他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的这条微信会有这么多人转载。很多媒体记者,也通过转载,知道了张医生的善举,下午很多人赶到省儿保滨江院区寻找张鑫。
8龄童来自农村,住院缺钱
张医生动了恻隐之心
张鑫是省儿保的一位主治医生,2010年起就在省儿保工作,现在是急诊室的住院总医师。前两天他休息,昨天早上在路上接到朋友的微信,才知道家长写了这么一张感谢纸条。
那么多媒体要来采访,他也很意外,昨天下午他跟大家讲起了那天发生的事情——
4月25日上午10点多,张鑫在急诊查房,发现一个患肺炎伴胸腔积液的患儿。他告诉一旁孩子的妈妈,要住院治疗。但是孩子妈妈说,只有四千来块钱,没钱住院,只想配点药回家慢慢养。
听妈妈这么说,张鑫有些着急:“为了孩子考虑,必须让孩子住院,钱不够就找亲戚朋友想办法。”回忆起自己当时说的这段话,张鑫有点内疚,说自己说话可能太重了。
听医生强调肺炎的严重性,孩子妈妈说再考虑一下。张鑫心里放不下,查完房,又回去找小男孩,结果发现妈妈不在身边,孩子一个人在哭。
张鑫问小男孩:妈妈干嘛去了?孩子哭着说“办住院手续去了”,看孩子的样子,张鑫内疚起来,在心里怪自己话说得太重,让孩子觉得自己生了大病,那么紧张。
“想到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农村很多地方的生活条件确实比我们想象的困难,可能条件差的人也很难借到钱吧。”张鑫说自己当时动了恻隐之心,将心比心,觉得大人也不容易,拿了500元钱给孩子,告诉他不用担心医疗费,医生会帮他把病治好。
听张鑫原原本本讲述事情的经过,能够感受到他是个很朴实的人。不过,他告诉钱报记者,其实自己原本不打算接受采访,但是看到大家的转发里都充满着善意,他觉得如果自己做的一点点小事,能让医患双方都感受到这种善意,他愿意接受采访。
“其实脱了白大褂,医生也都是和大家一样的普通人,谁都有同情心。”张鑫说。
孩子爸爸为何写感谢信
不是钱的事,是人心的事
昨天,钱报记者也在病房见到了这位小男孩和他的爸爸胡先生。小男孩叫小明,今年8岁,来自南昌的农村,父母都在义乌打工。这两天,妈妈回义乌去了,是爸爸在照顾。
胡先生告诉钱报记者,小明从小就懂事,很独立,现在在义乌读寄宿制学校,平时上学都是自己坐车去,基本上不用大人操心。
“这次学校老师说孩子感冒了,我们带他去当地医院看病,后来医生发现孩子比较严重,就推荐来省儿保。”胡先生说,当时孩子妈妈带的钱不多,就想回去治疗,没想到会得到张医生的帮助。
当天晚上,妈妈就在电话里,把儿保医生给了500元钱的事儿告诉了爸爸。
“心意好啊,不是钱的事,是人心的事,不能人家拿来钱我却什么也不说。”胡先生说,自己没见过什么世面,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想想就写了张感谢纸条。
胡先生告诉钱报记者,后来病房的一位护士又送了200元钱。“这世上还是好心人多啊。”
目前小明因“右下肺炎伴胸腔积液”,正在滨江院区接受治疗,昨天钱报记者去采访的时候,他躺在病床上一直朝大家微笑,看上去心情挺不错。
胡先生的这封特殊的感谢信,让省儿保医院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想起了早前收到的另一封感谢信,信里的几句话写得很好:“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人人都渴望肯定: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好医生们也需要全社会来肯定。我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是用最质朴的言语表达我内心的感激,谢谢你们!”